數月后,年僅28歲的肖永智在率隊抗戰(zhàn)時遭遇日軍突襲,英勇犧牲。
錚錚鐵骨書寫不屈史詩,春風化雨皆是無盡哀思。
如今,河北省邯鄲市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內,抗日驍將肖永智烈士長眠于此。前來參觀的少先隊員們神情莊重敬獻白菊,如織的游人在英烈事跡前駐足沉思……
山河無恙,英雄不朽。銘記他們的模樣,信仰之火永遠熊熊燃燒。
予國:不滅星火照征程
“紅霞吾妻鑒: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1934年11月24日,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第2軍軍長、北路軍前敵總指揮兼察哈爾警備司令吉鴻昌在寫下給妻子胡紅霞的訣別信后慷慨赴義,犧牲時年僅39歲。
國之不強,民何以安?國之不存,何以為家?
正如吉鴻昌將軍生前曾寫下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字里行間,皆是“為時代而犧牲”的浩然正氣。
紙短情長,訴不盡將軍壯志;墨淺情深,道不完英雄大愛。
1942年末,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彭雪楓在家書中,與妻子林穎分享了戰(zhàn)斗勝利的喜悅,“這一仗給敵人打擊最大,老百姓轟傳后也越發(fā)厲害”“就是這樣在不斷的戰(zhàn)斗中, 部隊的信心提高了,敵人的士氣低落了”。
永遠做中華民族文明成果與人類和平事業(yè)的捍衛(wèi)者
2025-08-29 17:05:05
2025-08-29 16:45:30
2025-08-29 16:24:28
2025-08-29 16:41:32
2025-08-29 16:26:41
紀念抗戰(zhàn)偉大勝利 開創(chuàng)和平發(fā)展光明未來
2025-08-29 16:50:32
2025-08-29 16:56:33
2025-08-29 16:11:02
2025-08-22 15:49:13